9月11日,家住平罗县渠口乡渠口村农民新居的李金龙一家,在印有其家风故事的墙边合影。今年以来,平罗县妇联在渠口乡借助美丽村庄建设,将村民家风故事、村规民约等上墙,号召群众见贤思齐。记者 李良 摄
央广网银川9月12日消息 今年,中宁县宁安镇古城村村民吴生才在女儿的婚礼上,把2万元当着大家面交到女婿手上:“这是你家出的彩礼钱,我一分不动,你们拿回去搞养殖也好,做运输也行,把日子过好!”
其实,吴生才一开始也准备按照“老礼”多要彩礼,“不是我缺钱,这是老规矩,不要彩礼人家还说咱们丫头不金贵呢。”知道这事后,村里红白理事会成员上了门。“要那么多彩礼,欠下的账还不得女儿还,给娃娃添负担呢!”“现在流行的是两家添柴,让小家过得红火。”在吴生才家,理事会成员们你一句我一句,解开了吴生才心里的疙瘩,更让躲在门后听的闺女露出笑脸。
近年来,我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反对“天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陋习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全面从严治党、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让乡村不仅外表靓丽,“里子”也更丰富充实。
红白理事会 破陋习树新规
近年来,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婚丧嫁娶花费,成为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
积习不得民心,之所以难改,就是因为没有新规。我区推动和建立起覆盖广泛的村居红白理事会群众组织,成员由党员、村民代表选举,吸收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乡贤参加,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破陋习、树新规。
目前,我区行政村红白理事会普遍建立起来,吴忠市已基本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固原市完成806个村红白理事会的组建,中卫市455个村中有427个已建立红白理事会。
“红事白事简单办,乔迁、庆生、祝寿等不办。”红白理事会将一些沿袭多年的陈规旧俗纷纷打破。
今年8月,贺兰县习岗镇桃林村王金凤的婆婆去世,她和上门吊唁的亲朋好友一起,给老人开了个简单的告别会。村里人没一个对丧事从简挑理的,反而一个个对王金凤竖起大拇指——婆婆因病瘫痪,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王金凤每天给老人喂饭、翻身,扶着老人晒太阳,这一坚持就是10年。“生前对老人好才是真的好,不是说大操大办丧事才显得孝顺。”王金凤说。
我区各村镇还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制订婚丧喜庆公约,并纳入村规民约。盐池县高沙窝镇9个村全部修订村规民约,划定彩礼不超过5万元、礼金不超过100元标准。海原县关桥乡麻春村约定,婚宴规模不超过10桌、迎亲车队不超过6辆。
党员带头干 群众跟着走
眼下,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丰堡村的彩礼越来越少。
打破村里彩礼攀比风气的,是村支书李忠杰。李忠杰的女儿出嫁,他不但没要男方一分钱彩礼,反而给女儿女婿添了近4万元。现在小两口在城里买了房子和汽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都知道彩礼高对谁都不好,但怕没面子‘不敢’降彩礼。那就从我这个老党员做起,让大家看看是孩子的好日子重要还是面子重要。”李忠杰笑着说。
学着李忠杰的做法,马志福、赵永斌等村民纷纷自降彩礼。现在,村里比的不是谁家彩礼要得高,而是谁家孩子学上得好。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祥河村红白理事会会长仇继忠德高望重,为了推行好风尚,他嫁女时婚礼新办,没要一分钱彩礼。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沙泉村老党员李文珍,去世前留下丧事从简的遗愿,儿子李建华遵照遗愿,甚至没有兴师动众通知全村的人,就让老人入土为安。
冲破陋俗,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我区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让他们走在前、作表率,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文明乡风劲起,美丽乡村入画。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举行首届移风易俗“美丽乡村新风尚”大型集体婚礼,不仅组织新婚夫妇游览参观银川市周边景点,拍摄集体婚纱照,还开展劳务对接,对有意向在银川务工的青年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编撰村志,修建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和泥塑农耕文化长廊,广泛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学身边好人、为家乡添彩”等宣传教育活动。
到2018年年底,我区所有行政村将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结婚彩礼、婚丧喜庆费用等明显下降,农村陈规陋习蔓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我区将实现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记者 周一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