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今天的发展 守候未来的希望
据报道,目前北京、天津、青岛、浙江、云南、广东、湖北、陕西、山西等地,村志修编已是热潮涌动、此起彼伏。纵观神州大地,加入村志编纂行列的各界仁人志士、民间力量,正在自发编制着《中国村志》的美好蓝图。
深情的表达,源于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深刻的论述,来自对民族悠久历史的珍视。掀开《中国村志》史册,迈向“留住乡愁”追忆,品味华夏民族独立于世、长存于世的重要标识。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思,呼唤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12年前,《福州古厝》序,为保护文化遗产立言,为传承文化根脉疾呼。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如中国一般,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是前人馈赠当代的无价瑰宝,更赋予今人义不容辞的守护责任。《福州古厝·序》引发了无数国民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走向复兴的中国,如何在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深沉而不竭的前行动力?融入世界的我们,又怎样在多元文化激荡下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
也有人说,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启迪和精神支撑。中华史志文化,就是涵养华夏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就是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以此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仅是史志意识的唤醒,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发扬。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险滩激流,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增强团结一致的凝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
从拜访孔子故乡到探望国学泰斗,从纵论国家软实力到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交流到出访专机上倡导熟习诗文经典,政府对中华文明的尊崇礼赞,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注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时代的车轮飞速转动,快速行进的“中国号”列车既需要澎湃的物质动力,也需要指引未来方向的精神导航。
在这个纷繁变幻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世界,守住历史文化的根脉,激发亿万人民追慕先贤、崇德向上的正能量,我们的国家就会不断聚合坚定自信的精神,涌动自强不息的力量;我们的民族就将更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