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独家 | 田剑谈《中国村志》系列报道之六
新闻动态 2017-09-30 14:10:52   |   来源:中国记者联盟网   |   田建海 张晓军 【打印本页】

  盛世修志 志载盛世

  根据国家《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部署,日前,由北京华夏百科信息研究院牵头,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手承办的大型乡村文化建设工程——《中国村志》系列丛书的征稿、编纂出版工作,正如火如荼。

  《中国村志》系列丛书,将全面记录中国乡村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追溯当地的历史渊源,总结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并作为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填补文献空缺,以达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

  《中国村志》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一部具有人文史料价值的村志,不仅能让村民发思古之幽情,更让村民抒未来之豪情;“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中国村志》系列丛书将发挥志文化资源优势,拓宽用志领域,为党政机关、人民群众和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志编修古已有之。历史上“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的记,说的即是清康熙二十四年郎遂编撰安徽池州《杏花村志》。之后,清康熙五十七年汪叟编撰上海闵行《紫堤村志》,清道光末年侯云若续修《紫堤村志》之后,沈心卿增修并成稿于1856年。30多年后,张启楠抄录《紫堤村志》,于1919年刻印《紫堤村志》,流传于世。202年间,《紫堤村志》历经创修、续修、增修,志体不断完善,内容逐渐充实,成为村志中的佼佼者。

  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品格;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古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使得村镇人口迅速流入城市,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凋敝,形成空壳村。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理念的抓变,一部分农村人开始回流,还有一部分城市人纷纷涌入乡村进行建设。怀念乡村的人,想保护传统民居,而村民却想住上新房子、享受现代生活。面对此,我们需要一种激情,去感知、记录、建设它,以文化的方式来挽救村落文明,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独特特征,从历史中寻找民族的根基。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村志”作为地方志的最基础性工程,是中国文明之根的象征。作为社会的最基层单元、区域的最基本细胞和执政的基石,村庄详实记录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变迁,以最草根和原始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村志作为乡村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