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冠县,有一个叫孔里庄的村庄。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孔里庄不光实现了全面脱贫,整个村庄更是大变样。而这些变化,让当地的村民都没有想到。
如今聊城冠县的孔里庄,很难再看到“贫困”的影子。村里通上了大马路,连小胡同里也铺上了水泥地,家家门前流淌着清澈的河水。问起村民,大家都说这跟村里的王道祥书记分不开。
2015年7月,已经快到退休年龄的王道祥,被委派到孔里庄担任村支书。这次任职,他接到的不仅是村支书的帽子,更是带领全村脱贫的军令状。
农村里有句老话叫“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民的眼界就宽了。自王道祥上任以来,村里总共六七条路,还把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垃圾肃清了以后种上了花草。
为了安置村里年长的低保老人,一座叫“幸福院”的小楼向他们敞开了大门。幸福院里设施配备齐全,拎包既住。除此之外,村里还为低保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日常所需都有邻里互助员帮忙打理。“这里啥都具备,我住的很满意,我亲戚都不信,来这边住楼了。”养老院里的老人高兴的告诉记者。
让村民脱贫,首先得在生活上脱贫。没住进幸福院的困难家庭,需要帮助的村民是王道祥时刻的挂牵。
每天,王道祥都要在村里四处转转。大马路修起来,小广场玩起来,幸福小院住起来,孔里庄的村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但是光是这些还不行啊,老百姓手里能拿到钱,才是实实在在的脱贫。
“孔里庄发展旅游业,是经过仔细的民间调查,群众了解,根据地位优势,来定的这个事,主要也是考虑老百姓的增收。”王道祥介绍说,“我们村的资源就是古树古井古石,我们村的发展目标,就是发展存在水中,家在林中,人在花中,这么一种目标来进行定位,所以我们现在把一些闲杂空公园,改成农家乐,有的就是拆掉,进行种花种草栽树,让这个村美起来,干净起来。”
孔里庄正在建设的水上项目,已经初见雏形。最近几个月,王道祥几乎天天都在这里,一边想主意,一边和施工队调研。
为了发展旅游,王道祥把闲置的宅基地从村民手中租赁过来,规划成特色院落;还以每亩1200元的费用流转了村民的土地,用来培育玫瑰园、薰衣草园、樱花园。就了解,这几个大棚占地5亩,也是村里的扶贫项目,作为集体资产,这两年,村里的每家低保户都拿到了大棚的分红。一位村里的低保户说:“大棚分红什么的都照顾,一年低保能拿三四千块钱,今年因为有大棚分红,还能多拿点。”
记者了解到,村里自发展旅游以来,为村民们创作了许多务工机会,“去年达到30多万,整个在村上产生的务工费达到30多万,今年估计最后也得30多万。这个给村里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贫困户,创造了工作岗位。”
有了村集体兜底和特色扶贫项目的成功,今年9月30日,孔里庄实现了全面脱贫,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王道祥说:“把乡村变得更美,让我的家乡,和乡亲们过得更富裕,这就是我的心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