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獐的顾国雅
顾国雅上大学时学的是兽医专业。上学时,她从书上得知,獐宝是名贵的药材和保健品,家乡的海边滩涂上曾经有好多的野生獐子,但都被人捉掉了,现在滩涂上已经见不到獐子了。那时她就想,毕业后回家养獐。
成功来自坚定的信念。
大学毕业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母亲听说女儿要养獐,极力反对。母亲觉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什么还要回到农村吃苦?一个女孩养什么不好要养獐?父亲却觉得女儿的想法很好,非常支持。顾国雅请父亲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一家人经过几天的商议,决定父女两人合作养獐。
万事开头难。顾国雅刚踏上创业路,就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打击,从外地引进一批种獐,却不知道喂什么,只好看着种獐一只一只死去。顾国雅心急如焚,感叹自己学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相差甚远。她让父亲和自己24小时轮流守在栅栏旁,尝试着让獐吃各种草。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顾国雅发现獐不爱吃较硬的草,喜欢吃鲜嫩且口感较软的草。反复试验后,顾国雅终于摸索出适合自家种植的牧草组合,山芋与黑麦草轮种,苦荬菜与胡萝卜轮种,适当搭配精料来养獐的方法,保证了獐子一年四季有青饲料供应。
养獐最初那几年,每年的五六月份最让顾国雅揪心,母獐产仔后,幼獐的成活率不到七成,部分母獐产的幼獐会全部死光。顾国雅及时对死亡的幼獐进行解剖,发现幼獐是因为没有喝足奶饿死的。母獐生性胆小怕惊,怎样在母獐不受惊吓的状态下检查幼獐有没有喝到奶呢?她想办法制作了一个长柄的网兜,人在獐舍外面就可以将幼獐兜出来进行检查,喝到奶的还给母獐,没喝到奶的进行人工哺乳。就这样,幼獐的成活率提高到九成以上。
细心的顾国雅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每当人走进獐舍,獐就会蹦跳,跳得高的獐极易死去。她就动脑筋,在獐舍上罩上一张网,这样獐即便蹦跳,也跳不高。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顾国雅的养殖经验慢慢丰富起来。顾国雅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论文,已经在《农村养殖技术》《上海畜牧兽医通讯》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在顾国雅和父亲的精心饲养下,她家的小獐一天天长大,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种韭菜的徐美珍
徐美珍今年五十出头,1988年嫁到了海安县角斜镇汤灶村8组王姓人家。王家有兄弟俩,家境贫寒。一年后儿子出生了,为了改善生活,她跟丈夫商量,把儿子丢给婆婆,两人外出打工,从此过着在外漂泊的日子。
打工期间,她当过服务员、营业员、接线员等。她说:“那些年刚开始在外面打工,每月只挣100多元钱,困难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
有一次回家,徐美珍看到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的种植模式效益低,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正好也能照应孩子。
2008年5月,经过调研和考察,她跟丈夫决定在家乡建立一个现代化农业生态产业园。戴着旧草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蹬着自行车,她和丈夫走家串户,不厌其烦地向乡亲们介绍自己的想法。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初认为最难的土地流转,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只用三天便完成了,53户村民决定把土地交给她。
徐美珍看准了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承包了500亩地搞起了设施农业,然后带动乡亲们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一起致富。她拿出全部积蓄,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到支农贷款,整合了一批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组建了永红韭菜专业合作社。短短6个月,便发展了100多户农民种植韭菜,全村韭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多年的经验告诉徐美珍,要让合作社长远发展,就必须做好蔬菜品质,树品牌意识。她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流程”进行种植外,还专门制定了合作社的生产标准,种植良心蔬菜、放心蔬菜、无公害蔬菜。
2015年,徐美珍利用微信、微博和电商平台,整合合作社资源,减少中间环节,将优质蔬菜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进一步扩大新市场,使合作社发展更有生命力。
2016年,徐美珍的合作社又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专门帮助村里的留守妇女、孤寡、空巢老人、残疾人,免费为她们搭建设施、发放种子,中期技术辅导,直到最终销售。合作社发展壮大后,为了更好地做好反季的销售,在区全创办以及妇联的帮助下,合作社又成功建成了一座冷库,更加增添了她对合作社的信心。
徐美珍说:“下一步,我要建成一个图书室,让农村的孩子们来这里看书、学习。同时,想办法带领社员共同创收致富,让在外打工的乡亲们回乡创业,让留守妇女与家人团聚,让她们其乐融融地过上幸福团圆的美满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