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退休后泡在档案室查阅资料
多次到拱市村实地调查采访
关在书房四个多月精心编写
他写出遂宁第一部村志
日前,遂宁第一部村志——《拱市村志》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4章,上百幅图片,30万字左右,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村庄从1911年至2015年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是了解拱市村历史与现状的一部百科全书,也填补了遂宁没有村史的空白。
据了解,该《村志》是由蓬溪县明月中学退休教师邓尚培自2014年6月着手起草,耗时3年精心编纂而成。今年67岁的邓尚培成为了遂宁编写村志的第一人。
酷爱阅读 他从教40年笔耕不辍
邓尚培,一个酷爱文学与写作的退休语文教师。这个瘦削而有些沉默的老人,提起文学,却精神抖擞、滔滔不绝。
邓尚培从小酷爱文学与阅读,与文学结缘了一辈子。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政治、地理方面的书籍等,他都爱读。用他的话说,酷爱读书,才能拓展思路。师校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
在邓尚培的教学中,不鼓励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是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拓展思维。博览、勤思、好问、巧练,语文素养自然就上去了。”邓尚培告诉记者,他的学生作文思维活跃,常常获得各项作文比赛大奖。他也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全县十佳中青年优秀教师等。
闲暇之余,邓尚培的诗歌、散文等作品也曾在《四川日报》等刊物发表。十多年前,邓尚培还参加《巴蜀全书》的编纂工作,负责编写蓬溪县部分内容。他还出版了自己的诗歌、散文集《小草拾零》。
2012年退休后,邓尚培依然阅读不断,笔耕不辍。为修邓氏家谱,数十年间,他足迹遍及四川大部分地区。2013年,由他主编的80万字《四川蓬溪县邓氏家谱》刊出。邓尚培还参与编写了蓬溪县文史资料,曾替蓬溪历史文化名人张问陶的后人编写过一本《张氏家族诗歌赏析》,深受川中地区的诗歌界人士喜爱。
历时3年 他编写出全市第一部村志
2014年6月,退休在家的邓尚培受蓬溪县文史部门邀请,负责编纂拱市村的村志。邓尚培初次受邀编写村志,感觉很为难。“此前听说过有编写县志的,但甚少听说编写村志的。”邓尚培回忆,当时在国内仅江阴市华西村和天津市的西青区曾有人修过村志,而四川从来没有文史专家为一个村编写史书的先例。
接到任务后,邓尚培一周时间都泡在县档案室里查阅复印资料。“为拱市村写史书,能搜集到的资料很少。”邓尚培找不到与拱市村相关的资料,又多次到拱市村实地调查采访,90多岁老人、历届村干部都是他的采访对象。为了收集详实资料,邓尚培多次电话采访目前居住在外地的拱市村土生土长的老人。为能修好拱市村村志,他向曾编修过《蓬溪县志》的李文国请教。李文国告诉他,编修地方志要遵照“纵不断代,横不缺项”原则。必须严格按照年代时间顺序,详实搜集资料,再逐一推敲出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信息。
因为拱市村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若按编纂地方志的“横不缺项”原则,须补充该村在军事方面的内容。邓尚培就用拱市村实行过的民兵制度来弥补,在这期间,他还发现该村曾有8名年轻人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民国以前,拱市村的历史多为传说和童谣,现在已无法考证。因此,邓尚培将《拱市村志》定义为断代地方志,即详细记录了从1911年至2015年底,村里发生的所有历史事件。
为了成功编修《拱市村志》,邓尚培腾出时间,将自己关在书房4个多月,专心致志的编写材料。4个月后,《拱市村志》初稿完成,由拱市村志编纂委员会进行编审。这本村志经历多次修改,数次校对,终于在2016年9月底完全定稿,全书共计约有30万字。今年3月,《拱市村志》正式出版并发行。
“拱市村过去的100余年,发生的事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邓尚培向记者介绍,上世纪20年代,拱市村出现了乡村小学,当地一些知识分子向普通人教授知识。改革开放后30余年,拱市村的年轻人南下,闯荡商海,多有成就者。
据蓬溪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拱市村志》是蓬溪县第一部村志,也是遂宁市第一部村志,它填补了遂宁市至今没有成文村史的空白。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拱市村的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近年来,拱市村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不断取得骄人成绩,记录该村历史变迁和发展的书,将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也为蓬溪县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地情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借鉴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