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潼关县优秀共产党员 王焕民
市场信息报(记者 谈春平 马新虎 通讯员 王伟)王焕民,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原寺底村人,太要初中退休教师,中共党员,现已近七十岁。
为人师表,他兢兢业业。任教期间,他一直兢兢业业,自觉加压,不断“充电”,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课堂上,他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他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还注重师德教育,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他用对学生的真诚、宽容和坦诚,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他的学生现任四知学校老师的王雪丽说“王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像父亲一样关心学生,不但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受用一生”。由于工作认真,表现突出,他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505”优秀教师奖,2001年被陕西省关工委、陕西省教育关工委、未来出版社评为“初中组指导教师”奖,曾多次被县镇评为“优秀教师”,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教书育人几十年,已是桃李满天下。
厄运来袭,他挑起重担。王老师自幼丧母,由外婆和舅舅抚养成人,育有一子两女,只有小女儿嫁到本村常伴左右。王老师夫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脑梗等多种疾病,长期治疗让这个家庭背负了很重的外债,小女儿的丈夫2010年患脑瘤做了2次手术又让这个本来负担就重的家雪上加霜。2012年6月,王焕民老师的夫人病情恶化撒手人寰。2012年12月,小女丈夫脑瘤复发离开人间,撇下年轻的妻子和一双年幼的儿女。不久,王老师的小女儿患病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王老师把治疗无果的女儿接回到寺底村老房子里,日夜伺候,喂饭喂水,端屎倒尿,一年的悉心照顾还是挡不住病情的恶化, 2014年春天小女儿离开了。料理完小女儿后事的王焕民老师,一夜间苍老了很多。三位亲人相继离世的痛苦,抚养两个孙子的重任,偿还沉重债务的重担,全压在了年迈的王老师身上。厄运的连续光顾没有击垮他,他打起精神,挺起胸膛,精心照顾孙女的生活和学习,撑起了这个风雨摇曳的家。他深知,他不能再倒下。为了增强体质,他跳起了广场舞,用积极豁达的态度继续生活。
编撰村志,他义无反顾。抚养两个孙子,偿还债务,对年轻人来说都不轻松,更何况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但是面对潼关县文化促进会会长刘少文让他编写“寺底村志”的请求,他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他又投身到“寺底村志”编撰中。2015年7月开始,他不分冬夏、不计得失,往返于寺底村与县城之间,遍访寺底村的老人和所有知情人,对寺底村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他都会不辞辛苦步行几十里去当面问清楚、记仔细。同时,到县级相关部门查文史资料、抄资料,实地堪察还原当年事发时的情景。面对有人说他不务正业的质疑,他一笑置之,心无旁婺的继续坚持。有人关心他,“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弄它做啥?有点力气,歇着去”,王老师总是那句话,“能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值了。”他白天跑一天收集资料,晚上熬夜到天明,高度近视的他身体越来越差,血压升高了,吃点药好了继续投入工作。有次血压偏高、眼底出血、血糖偏高,医生强留他住院,他还是不顾医生叮嘱坚持每天门诊打完针做完理疗一到家又赶紧查资料、走访、编写。他只有一个信念,在有生之年把村志编好,不留遗憾。王老师的日夜兼程换来了近二十万字的《寺底村志》初稿定样,潼关县第一部村级”村志“即将编印出书了。
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动地,他只是你我身边千千万万个普通党员中的一员,他用坚韧对抗厄运,用全心对待工作,用无私回报社会,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担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