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物
田建海:加快推动人类文明世界和平新发展
乡村人物 2023-01-10 16:45:38   |   来源:村志网   |   田建海 【打印本页】

加快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力推动世界和平新发展

——在“2022世界第二届人类文明发展世界和平安全先锋论坛”大会上的讲话

全球融媒体联盟总创始人、和平大同国际管理中心主席、华夏融媒国际文化中心主席 田建海

(2022. 12.18 北京)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以及全球连线的各界朋友们:

  大家好!

  窗外寒风凛冽,会场气氛浓烈。今天2022年12月18日,我们携手并肩、凝心聚力,共同举办的2022世界第二届“人类文明发展 世界和平安全”先锋论坛,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点亮的是75亿地球人走向文明的一盏盏心灯,照耀的是世界各国和平安全的一条条心路,燃起的是休戚与共天下大同的一片片心声,火热的是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缕缕心情!在此,我谨代表全球融媒体联盟、和平大同国际管理中心、华夏融媒国际文化中心、中报国际法律咨询中心、华夏智库联盟等19家机构,500多名专家、记者、律师、作家、研究员等,衷心地祝愿本次论坛:顺利举行,圆满成功!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30年的央级媒体人,作为一名文创产业15年的集团创始人,作为一名法律事业20年的耕耘人,作为一名和平伟业12年的践行人......习惯了忙碌而充实的我,深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也深知“弘扬正气、传播正念”的意义和价值,更深感“文明全球、和平世界”的重要和必要。因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正处于关键阶段,必须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才能为中国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成就,为世界营造更加和谐的文明社会。

  一、新时代,新理念,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谈及文明,我认为走进新时代的华夏儿女、迈上新征程的炎黄子孙,首先要懂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迅速加快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意识形态的统一体。切实把握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世界意义,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完美。同时,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大地上、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点指出的重要范畴,是我们党百年来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成就的深刻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实践,由于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高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积淀为深厚底蕴,以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理念为坚实路径,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时代精神,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而且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全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中国底蕴。

  “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论断,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文明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是塑造和引导人类走向未来的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它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明、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有机融合的时代产物。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成功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尤其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按照资产阶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不仅“使农村从属于城市”,而且“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人类文明新形态则重塑了世界文明的格局和走向,改变“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文明格局,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普遍安全的、共同繁荣的、开放包容的、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二、新作为,新举措,助力世界和平新发展

  人类文明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前提,世界和平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保障。然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惨无人道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客观分析形势、准确判断趋势,是把握前进方向和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巨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继承发扬新中国外交核心原则和优良传统,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发展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我们主张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识,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新机遇,新格局,铸就天下大同新辉煌

  尚文明、促和平、谋大同乃历史必然、天下所愿。“天下”是古人对世界的表达;“大同”出自《礼记》,指没有差异、没有战争,是“仁”的最终归途。大同,原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天下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是对当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诠释。

  其中,“天下”作为先哲对客观世界的感性体验和直观想象,既指“天圆地方”的空间场域,又将“天圆地方”作为天下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天人一体”的空间秩序。因为有“人”的参与而贯通“域”中“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形成涵盖所有自然界的“世界”。

  其次,“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天下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现代又加入了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尽管大同思想为中国思想,但西方的乌托邦,以及现代的共产主义、地球村这些思想也与大同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从“天下大同”理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对和谐世界和美好生活的自觉建构,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前瞻性规划。在全球化时代,探析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生成图式,可为携手共建全球治理新秩序提供必要的思想支撑。

  习近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大同”的观点。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景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美丽如画的世界。

  谢谢大家!祝各位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个人简介——

  田建海,54岁,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在北京工作多年,系我国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法律研究者、中央级报社主编。和平大同国际管理中心主席、全球融媒体联盟总发起人、全国“千县通典 万村修志 全民出书”大型文化工程总策划、总负责人,华夏融媒(集团)总裁、中报智库联盟和华夏智库联盟(简称:中华智库大联盟)总创始人。

  本人富有超前的战略思维与独特的创新意识,立足首都、辐射全国、拓展海外、放眼全球,致力于打造以融媒体联盟为主的全球融媒“旗舰”、天下文化“航母”、国际传播“矩阵”、世界法务“快车”。于2007年创办了一家文化传媒机构。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华夏百科信息研究院、华夏融媒国际文化中心、中报国际法律咨询中心、全案国际市场调查中心、华夏年鉴国际文化中心、和平大同国际管理中心、华夏国信经济文化中心、中报研学经济文化中心、全网国际法律中心、中报新媒体传播中心等18家独立法人机构。目前,旗下拥有记者编辑网、中国村志网、华夏融媒网、中报法网等30多家权威媒体以及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微博等20多个自媒体,战略合作的全球主流媒体多达600余家。

  本人具有30年的央级主流媒体从业经验。先后在中国记协《中华新闻报》、团中央《中国产经新闻报》、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报》担任执行主编、主编等职务。写作功底深厚,擅长新闻采编、文化传播、学术研究、法务代理、政府公关、活动会展、团队管理、创业创新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策划、管理和运营能力,善于领导团队工作。30年来,笔耕不辍、勤奋敬业,累计在中央、省、市级200余家报刊、电视、网媒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8000余篇(条)。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等殊荣。2012年,考取“全国新闻发言人”资格。目前,本人在多家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文化单位等兼任职务。

  作为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肯于吃苦、乐于创新的中央媒体资深记者和主编,本人习惯了超前思维、跳跃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精通时政新闻、法制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及舆论监督类深度报道。集合新闻采编、公文写作、文学创作、文案策划、宣发推广、媒介管理于一身,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始终坚持高质量快速发展理念,深谙“四两拨千斤”和“事半功倍”之哲理,被同仁们誉为:新闻界的“商人”、商界的“文化人”、文化界的“政客”、政界不可小觑的“无冕之王”。目前,又在学术界博得一席之地,聚合专家人脉、搭建专家智库、专注行业研究、共赢美好未来!(合作热线:010-56141205)

责任编辑:田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