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
照片还原半个世纪前的北京:更多东西不能找回
地域特色 2017-08-24 17:19: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赵建琳 【打印本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1961年的大华电影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历史档案图片

  用照片还原出半个世纪前的北京

  从地铁灯市口站C口出来,向右转走进的那条金宝街,像是一道无形的分水岭,把新老北京分隔开来。

  越往里走,周围就越安静。进了胡同,路越走越窄,再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耳边净是风吹杨树叶的簌簌声。

  如果你第一次来这里不开导航,很有可能错过史家胡同博物馆。

  而8月15日上午,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名为“回家·旧影”园游会的展览,这是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的“回家”系列展览中的第二展。

  这次展览共分四大板块,分别是“街坊往事”“胡同古今”“京城旧影”与“游园京梦”。前三板块均在第八展厅展出,第四板块是免费为社区居民拍摄复古老照片,并现场送给大家。

  接到邀请后,来自史家社区的王淑芬阿姨早早就到了博物馆,跟着其他29位来自史家社区、演乐社区和朝西社区的居民一起,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博物馆多功能厅,观看新老北京对比照片的展示视频。这些来观看展览的居民,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86岁。

  背景音乐很有趣,是张伯宏的一首《北京土著》。朝阳门箭楼的黑白照片一出,三弦主打的前奏就紧跟而上,透着京韵大鼓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雀跃劲儿。

  “拍摄位置:朝阳门。牌楼拍摄年代:1900年前后。资料提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张张不同年代不同拍摄位置的老北京照片跳脱而出:1955年的东四南大街、1956年的朝内南小街北段、1961年的东四路口西北角、1993年的东单北大街……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1年的大华电影院。刘锦标拍摄

  这些跳转着的黑白照片就像闪回咒一样,瞬间击中在座的居民,安静的房间一下子像开启了播放键一样,讨论声不绝于耳。

  “你看,那会儿我去这个地方时,它就是这样的。”

  看到当时位于东四南大街的北京市羊毛衫厂时,坐在第一排的两位居民兴奋地用手指着,“你看你看,那会儿的羊毛衫厂……”

  就着居民们对五六十年前北京的集体回忆,歌里也“适时”地飘出那股熟悉的京味儿:“豆腐脑一块钱一碗/风声中飘着京韵大鼓的小段/喝一碗豆汁就一个焦圈/青花瓷罐滚着麦芽糖的油渣/胡同口的小贩串着冰糖葫芦/旁边的茶馆摆着一张马三立的相片……”

  王淑芬看得认真。出生于1935年的她,对视频里的大多数照片的景象都有着清晰的印象。在这之中,最让她记忆深刻的就是过去的大华电影院和隆福寺。

  “和我丈夫处对象的时候,就经常去大华电影院看电影,都是些打仗的电影。对了,还有红星(电影院),要是买不着大华的票就买红星的票。”王淑芬回忆。

  一说起这些,王淑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第八展厅两三平方米的照片墙上展览的那张个人照,是新中国建立以前她表哥给她拍的,“我们家当时是地主家庭,所以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爸妈怕我受刺激就把我送到大姨家了。但等到过年的时候,爸妈还不接我回家,我心里就挺难受的。所以穿着新衣服拍照的时候,表情就显得特不开心。”

  拍照片时,王淑芬正值豆蔻年华,但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她已经80多岁了,“三哥跟我说,给你找出了一个宝贝,我一看,就是当时那张一寸照片。”

  3次搬家,3份工作,桩桩件件,王淑芬记得一清二楚。

  “我18岁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上班,路东是食堂,路北是现在的国旗班的位置。午门上是我们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东西朝房。”

  “‘大跃进’那年,我们在东单的麻线胡同参加演出,排了一个节目叫《大势所趋》,讲的是公私合营。”她边说边比划。

  那时候,马路上“跑”着的是铛铛车(老北京对有轨电车的叫法——记者注),孩子们上着一学期学费2.5元的学,穿着哥哥姐姐替换下来的衣服,吃着0.25元一斤的带鱼。那也是个家中没什么电器的年代,王淑芬至今还记得当时用两三辆平板三轮车就搬家了,“装了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两把椅子、两个大箱子和两辆自行车。”而那两辆自行车应该是家里最贵的东西了。说到这些,王淑芬握着扇子拍拍记者的胳膊,感慨颇深,“当时就是有那么股劲儿熬过来。”

  在王淑芬个人黑白照片上方,是两年前她过生日时拍下的四世同堂全家福。

  距离王淑芬1957年搬到史家社区,已经过去60年了。闲暇无事,她喜欢去附近的生活超市逛一逛,买各种食材做给家人吃,没事儿去后海散散步,到寺庙烧烧香,和邻居话话家常。这是她喜欢的胡同生活。

  在第八展厅的照片墙上,讲述着八组家庭的时代记忆。

  史家社区和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同承担了收集记录居民口述史与老照片的工作,成立了“老照片工作坊”。借助这种形式,既帮助居民留存珍贵照片的电子版,又能邀请居民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一张陶俊祥提供的1975年前后拍摄的照片下方,陶俊祥写道:“这是我和朋友一起去北海划船,当时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船号是108,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木船了。”

  而在卢师傅提供的照片集里,既有长袍马褂黑布鞋,也有中山装和背带裤,建国后的照片背景则多是天安门城楼。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照片多为彩色的,挂历上是打扮时髦的女性,家门口停着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女性开始流行烫发,黑白灰也不再是服装颜色的主打。

  看着别人的故事,想到的却是自己家。

  人们一边享受着现代化北京带来的高效和便捷,一边又心心念念脑海中的老北京。

  满北京城的地铁和公交,不如前门那条有轨电车引人注目。2008年,“前门一号”“前门二号”有轨电车开进前门大街,是这样的交通方式时隔半个世纪后的重现。它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了城市的文化符号。

  可是对于曾经坐了四五年有轨电车的王淑芬来讲,“早就坐够了,现在白让我坐我也不坐。”

  新老北京就在这街头巷尾、车水马龙中穿插交错。

  馆外是支付宝、微信的移动支付,馆内是社区居民中气十足的各色叫卖。

  “冰激凌来雪花酪,好吃多给拉个主道,让你喝来你就喝,冰糖玫瑰往里头搁,叫你尝来你就尝……”四位社区叫卖班的居民现场表演起来。

  “小时候,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现在,平房都被拆了,楼房越来越多,叫卖声也就越来越难听到了。”史家社区叫卖组的冯胜刚说。

  不只是叫卖,还有更多东西停留在过去,不能找回。

编辑:张君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