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
瞭望丨激活文化振兴边境乡村
地域特色 2018-12-11 15:40:00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打印本页】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凤双 管建涛 王建

  黑龙江部分边境地区通过建村史馆、编写村志、举办“村晚”、创作新作品等形式,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助力边疆地区振兴发展

  黑龙江省逊克县新鄂乡的鄂伦春族青年在古伦木沓节上进行传统项目拉杠展示。王建威摄/本刊

  建立村史馆、编写村志、举办“村晚”,增强了乡土文化的厚重感;创作新作品,反映历史变迁,激发了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开展跨境交流、推动两国文化融合与发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黑龙江部分边境地区调查发现,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不断推动文化振兴,增强软实力,为边境乡村振兴插上一双“隐形翅膀”。与此同时,文化振兴也面临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难题,亟待提高软件水平。

  修史建志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走进黑河市爱辉区外三道沟村活动中心,一进院子就看到了左侧的石碾子、石磨,墙上的壁画。屋内陈列了不同年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满族民俗物品和老照片。这是黑河市首个村民自筹资金建立、以本村历史沿革为内容的村史馆,2014年开馆迎客,每年都会接待大批游客参观学习。

  外三道沟村党支部书记杨永介绍说,这些文物、照片都是各家各户自发搜集、捐赠给村史馆的,共有1000多件。史馆以时间为展览顺序,重点展示了1948年以来的不同改革阶段生产生活方面的发展变迁,分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民委员会时期四个展示区。

  “村史馆是一个载体,充分体现了外三道沟村的文化内涵和厚重历史,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杨永说。

  虽不及村史馆的内容丰富,但村志同样承载了文明乡风。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书架上摆放的《八岔村志》格外引人注意。据了解,《八岔村志》已入选首批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该村志详细记录了赫哲族在长期渔猎生活中保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活动,以及很多习俗,见证了赫哲文化的底蕴。

  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八岔村志》将面向国内外发行,对开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刊记者了解到,不少乡村已经或者正在为本村修史建志,以此推动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展风貌、解乡愁的“村办春晚”,也促进了乡土文化发展。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关强回到家乡,成为宁安市海浪镇盘岭村党支部书记。刚回来时,他发现村里人心涣散,死气沉沉,过年时年味淡,不少人整天打麻将。2014年开始,关强带领村民办起了村里的第一届春晚,演员都是本村农民,内容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法制等展开。如今盘岭村已连续办了5年晚会,在盘岭村带动下宁安市已有多个村办起春晚。

  “‘村晚’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把全村精神风貌展现出来,把民心凝聚在一起。”关强说,筹办春晚的过程让村民间的关系更融洽,平时一些小矛盾都能慢慢破解掉。春晚,也是一种乡愁。盘岭村在韩国、日本打工的人很多,春节经常回不来,他们通过传到网上的节目看到家乡人,解了他们的乡愁。

  一些专家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建村史馆、编村志,还是办“村晚”,都传承和发展了乡土文化,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

  新创作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走进鱼皮画创始人、赫哲族作家孙玉民的家,他拿出一本刚完成的作品。“这是我今年花一个多月创作完成的电影脚本《街津口之恋》,讲述一对现代青年男女打渔过程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孙玉民说。

  赫哲族是一个渔猎民族,夏渔冬猎,以“上山能搏虎,下江能捕鳇”为傲,主要居住在黑龙江边。1961年出生的孙玉民过去以打渔为生,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打过一条400斤的鳇鱼。后来他到乡文化站工作,与文字结缘并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街津口之恋》拍成电影,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渔猎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吴宝臣家里,他用赫哲语给记者唱了一段伊玛堪(赫哲族说唱艺术)。“我刚才唱的大意是赫哲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狩猎到农业,从狍子皮到现代服装,过上了幸福生活。”吴宝臣说。

  上世纪90年代,鱼类资源逐年减少,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引导赫哲族群众转产。赫哲人由原来的以渔业为生,到现在逐步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民族特色旅游业等多元经济结构。“转产给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赫哲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要用说唱的形式记录下来。”吴宝臣告诉本刊记者,现在除了带徒弟,他已开始构思创作一部新伊玛堪留给后人。

  吴宝臣的三爷爷吴连贵是赫哲族著名的民间艺人,在国庆30周年时,还应邀到人民大会堂进行过表演。他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学会唱伊玛堪。“我三爷爷去世前,给我留了一盘伊玛堪磁带,那时候天天听,对我影响很大。”从1983年开始,吴宝臣就致力于伊玛堪传承与发展。2008年,吴宝臣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传承人”称号。

  生活在塔河县的关小云是鄂伦春族,也是一名鄂伦春文化研究学者。几十年来,她对鄂伦春民间文化的抢救一直没有间断。工作之余,关小云自费买相机留存影像资料,平时还爱写作,出了几本有关鄂伦春文化的书。关小云说,以后还会用更广泛的题材再现自己的民族,或许会写一个以鄂伦春人生活为内容的剧本,用文艺创作传承鄂伦春文化。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近些年来,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新创作、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形式,激发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新活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黑龙江省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村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室。今年5月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黑龙江省有9位少数民族项目传承人成功入选。

  跨境文化交流搭乡村振兴新桥梁

  不久前,俄罗斯阿穆尔州境内鄂伦春族由20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他们和新生村鄂伦春族群众载歌载舞,一起制作桦树皮工艺品等。俄罗斯代表团还来到黑河市第一小学参观,和这里的鄂伦春族学生交流。在今年7月份,新生村鄂伦春族代表团赴阿穆尔州境内的鄂伦春族聚集区交流。如今,互派代表团参观交流学习,已成为这个跨境民族每年的定期项目。

  新生村鄂伦春族老人葛长云告诉记者,前些年,俄罗斯境内的鄂伦春族说俄语,我们说汉语,互相交流还得需要翻译,“现在我们可以用鄂伦春语直接交流,不再需要翻译”。

  黑河市爱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吴良俊说,每年在黑河举办的中俄文化大集、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活动,俄罗斯境内的鄂伦春族都会派代表团来交流合作,中方也会派代表团队去俄罗斯,互派跨境交流团已经连续10年,民族感情不断加深,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赫哲族在俄罗斯境内被称为那乃族。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赫哲族齐艳华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那乃民族协会主席柳巴亲如一家人。前段时间,齐艳华和其他赫哲族代表刚从俄罗斯参加完那乃族举办的活动回到同江,在俄罗斯齐艳华就住在柳巴家里。而每年柳巴带着家人来到八岔赫哲族乡参加文化交流,和赫哲群众一起唱伊玛堪。齐艳华说,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通过跨境文化交流,使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黑龙江省境内有鄂伦春族、赫哲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5个跨境民族。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以文化作为跨境民族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各边境县市定期开展跨境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大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间的融合,也拓宽了边境地区发展渠道,推动了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新挑战

  黑龙江边境地区文化振兴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难题,影响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些民族干部介绍,在部分边境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大多通过师傅带徒弟,口授相传、行为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现象。现有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民族语言、传统手工技艺正慢慢消失。

  黑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臧丽说,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没有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留住和吸引年轻人,年轻一代走出去后很少回来,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后继无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吴良俊等基层干部建议,一方面应定向从人口较少的民族中招录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选择优秀年轻民族干部,组织他们到外地培训学习,放到基层锻炼。

  一些基层干部还反映,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投入到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硬件上,而对用于文化、宣传等方面有很多限制。一些地方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技能培训教育、扶持少数民族社会团体、开展民族团结理论宣传教育、推动民族团结创建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东北边境地区多数县份财政困难,在这些“软件”上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现有工作需要。

  一些受访的基层干部建议,拓展民族发展资金使用范围,在提升少数民族“软实力”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更多资金投入。“每年有十万、几十万就能解决问题。”臧丽说。

  此外,他们还建议,组织有关人员抓紧对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保存,使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承或记载传承下去。发挥现有传承人的作用,支持传承人设立民间艺人文化工作室,积极为他们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民族文化创造条件,对传承人给予适当生活补贴。有计划地选送年轻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较好的地区学习、培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