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华夏”2023年文化遗产研学报告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为激发青年一代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华夏年鉴国际文化中心、中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夏融媒与史志文化委员会特举行2023年“行走华夏”文化遗产研学报告征集活动,以感召和吸纳更多有兴趣的年轻力量加入到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扩大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自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受到来自全国各地青年学人的广泛参与,经调研报告征集、学术规范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一等奖(3名)
《“互联网+”社区文化创新考察——以全国8个城市社区为例》(李诗童)
《乡村振兴视阈下城乡文化遗产保护滞后与内部失衡问题研究》(赵剑宇)
《文旅融合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全国七个城市的调研》(周笑笑)
●二等奖(6名)
《新时代庙会文化创新的长效机制研究》(郭奕佳)
《心理疏导机制下的民间信仰“从众”心态调查》(刘彦君)
《新就业形态下民间手艺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赵维静)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困境考察》(李志钊)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刘坤)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经验与思考》(赵秋丽)
●三等奖(12名)
《贵州省农家书屋工程调研报告:探索建设有生长性的农家书屋》(雷婧)
《“五级组织架构”下民俗文化治理重心下移的街巷实践》(黄雷键)
《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及效果》(郝新闻)
《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困境与转型研究》(马高雯)
《乡村振兴背景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证研究》(沈鑫晶)
《党史教育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实践的调查报告》(刘润婧)
《长三角地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考察报告》(扬雪菲)
《民俗文化融入基础教育瓶颈与优化路径调查》(陈艺洁)
《川西地区红色文化遗址现状与问题及探索路径》(魏慧晴)
《后疫情时代的地方文化传播机制研究》(吴婷婷)
《民间精神信仰影响下的传统村落转型考察》(杨雅文)
《晋西北民俗文化与乡村秩序构建考察报告》(范丽芳)
●优秀奖(24名)
《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评估调研报告》(王正燕)
《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遗产保护可行化调研》(张楚君)
《基层社会治理的艺术介入形式考察》(韦思晗)
《汉林区域敖山庙会及习俗考察报告》(靳永杰)
《山东省聊城市古云镇文化治理措施及思考》(魏宇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乡村文化的形成与保护》(任秀雨)
《珠江上游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创新的调研报告》(张淑颖)
《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易地搬迁社区文化建设研究》(阿依加加尔)
《福津广严院考察报告》(崔壬杰)
《“文化润村”:村域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析》(杨奕宁)
《红色研学的路线规划与地点选择调研报告》(贾涵咏)
《政府依法行政视域下公共文化治理考察》(程蓝天)
《党建引领·文化治理·技术辅助——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趋势》(单敏雅)
《柳城城隍庙考察报告》(韩红红)
《乡村旅游文创产品价格波动调研报告》(杨以玮)
《苏州古城保护中的立问题及对策研究》(刘润虹)
《中学生研学旅行情况调研报告——以北京、天津、重庆为例》(任钰婷)
《苏锡常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调查》(杜佳璇)
《长三角体化建设和乡村文化供给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刘杰)
《加强区域文化社区协同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张丽君)
《武都名人祠堂考察报告》(姚永全)
《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现实与赋能》(柴文艺)
《相约社区,携手“童”行——儿童研学旅行的调查研究》(杨冰冰)
《关于“艺术+N”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探究》(高国丽)
以上获奖情况公示期为3天,即2024年2月28日至3月1日,结束后将发放获奖证书。
2023'行走华夏·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暨优秀调研报告征集活动组委会
2024年2月28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