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大别山北麓元圩村,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2017-12-15 11:57:16 【打印本页】

探访大别山北麓元圩村:依托产业精准脱贫建设美丽乡村

元圩民正在上创业培训课 夏莹 摄

  中新网六安12月15日电(夏莹)“你看俺这新厨房,多漂亮。”看到有人来,94岁的刘贵英开心地指着新建的厨房给记者介绍,锅里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老人的腰已经佝偻,精神头却很好。在六安市霍邱县元圩村,还有许多农户与刘贵英一样,切实地感受到了扶贫政策带来的温暖。

  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作为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被国家列为全国14个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元圩村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岔路镇的南部,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群众收入不稳定,2014年被列为霍邱县重点贫困村。

元圩村已经完工的小洋楼 夏莹 摄

元圩村已经完工的小洋楼 夏莹 摄

合作社员工李沛富在养鸡场饲养鸡 夏莹 摄

合作社员工李沛富在养鸡场饲养鸡 夏莹 摄

  “以前的房子都要倒了,能砸死人。”刘贵英告诉记者,家里的厨房原是土房,一下雨就漏水,厨房不干净,现在经过危房改造后,整洁又明亮。据了解,刘贵英和老伴均为高龄老人,每年都有一千余元(人民币,下同)的补贴,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实,如今他们还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养殖麻黄鸡等渠道获得收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

  “这是元圩美丽乡村中心村,2016年,元圩村成为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顺着村书记费传国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栋栋小洋楼整齐矗立,楼房的正对面,一汪湖水格外美丽,木桥延伸向湖中心,几栋房子正在建设,未来将用作宾馆。“这是元圩村在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公司流转当地农户千亩土地,栽植20多种名贵木材,利用田园水面等自然风光打造集观光、吃住、采摘、农事体验等一体的乡村旅游。”费传国告诉记者。

  生态农业观光园公司的建设,让20余户贫困户能从土地流转中受益,同时还能吸纳贫困户到公司务工。在元圩村,通过采用“公司+农户”带动群众自养和公司代养两种模式,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从事当地麻黄鸡林下养殖的优势。

  今年60多岁的李沛富是合作社的一名员工,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模式带来的好处。“以前在家只能做些散活,现在在这里养鸡,每个月的工资两千多元,人还轻松。”据了解,他负责养鸡场的三个大棚,看管一万多只鸡。李沛富告诉记者,扶贫政策落实以后,作为贫困户的他,日子也越来越好,土地流转、自养鸡补贴、光伏发电等收入,让过去收入不稳定的李沛富,如今能年入三万余元。

  在元圩村,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不在少数,然而“一人得病,全家遭殃”的局面在这里却逐步得到了改变。记者见到许明忠时,他正在上电商培训课。今年50岁的他在2013年患了尿毒症,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医药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受。当他提到安徽省的“351”“180”以及霍邱县的“210”等健康脱贫政策时,眼眶有些湿润。“因为没钱,本来都不打算治了,村里知道后,将我纳入了低保户,各项政策也逐步落实,让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正在建设的元圩村观光区 夏莹 摄

正在建设的元圩村观光区 夏莹 摄

94岁的刘贵英大妈坐在才盖的新房前 夏莹 摄

94岁的刘贵英大妈坐在才盖的新房前 夏莹 摄

  许明忠介绍,如今他去医院拿腹透液已经不要钱,一百元的药品也只要付两元钱。“家里养了鸡和龙虾,因为我不能干重活,所以就来学习课程,回去教我家人如何养虾养鸡。”在元圩村经常会开培训课教授知识,许明忠一节课也没落下,听不懂的还会打电话咨询老师。“现在家里有了收入,花的也少,生活有奔头了。”

  据了解,元圩村在整户识别与动态调整后,通过光伏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打造乡村旅游等一系精准脱贫措施的实施,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2户316人,其中未脱贫户仅10户25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72%。2016年底,元圩村全年人均纯收入10520元,比2013年增长了31%。(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