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下园村一角。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朱小兵
昔日,这里仅有一条两米宽的泥土路,村里遍布各式老旧木质结构房屋和露天粪坑,是盂溪沿岸远近闻名的落后村;
如今,全国“文明村镇”、省“春泥计划先进村”、市首届“和合好班子”……一系列荣誉让这个村声名远播。
这就是仙居县安洲街道下园村。十多年时间,这个村从一穷二白的落后村转身成为村集体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可用资金350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突破1.5亿元的富裕村。
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挂着一张由许多笑脸拼成的爱心大图,这是村里的“全家福”。村支部书记陈东海说:“村民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推进新村改建,扮靓村容村貌
走进下园村,一排排别墅井然有序,绿色环绕生机盎然。
“以前村里破破烂烂,人畜混居,不少外地人经过看了都直摇头。”陈东海说,再这样下去,村里没什么发展前途。
“旧村改造,势在必行!”2002年,村两委下了决心。
拆旧建新,这是全村的一件大事。村里以户为单位进行了投票,结果除了两户弃权,其余村民都赞成。
但具体怎么改,还需酝酿。这一酝酿,就是一年多时间。2004年,村里对多方征求意见后出炉的全村拆迁安置办法进行民主投票,赞成率达72%。
想法很好,但村集体经济为零,咋办?村里注册成立了公司,以公司名义向银行贷款500万元,作为新村建设启动资金。
“2000年以来,县里陆续对我们村土地进行征用。我们把返还土地进行拍卖,共卖了5000多万元,全部投入旧村改造中。”陈东海说。
2008年,新村一期改造工程圆满结束;2012年,新村二期的161户也建成了……
住进花园式别墅的村民王军明说:“住别墅,以前我都不敢做这个梦,现在梦想成真。”
发展集体经济,大力改善民生
村集体经济为零,是下园村村两委班子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村里搞旧村改造时,根据相关政策实施级差排基,单此一项,就给村集体经济增加了800多万元的收入。
“这是我们村收获的‘第一桶金’,大家都很高兴。”村委会主任张苏军介绍,“近几年,村集体经济在逐年增长。”
村里建综合楼出租给民办学校,年收取租金40万元;建村集体大楼对外出租,每年可收取租金50万元……
最近,投入230多万元的物流仓储基地竣工了,村里也准备对外出租,预计每年又能为村里增收40万元。
村里富裕了,村民的福利待遇也水涨船高。村里先后拿出700多万元给全体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费,村里老人每月都能拿到养老金。此外,村里还给村民发放粮食补贴,有线电视月租费也由村里支付。
村里的老年公寓,老人只要每月花60元就能入住。70多岁的村民王相仁说:“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好房子,过去可不敢想。”
“下园村有今天的好日子,靠的是村干部团结和村民关系的融洽。”村民王相基说。
强化垃圾分类,优化生态环境
村子富了,村民对良好居住环境的渴望也更强烈了。
“我们从去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全村已发放垃圾桶283个。”谈到村里的垃圾分类情况,作为村两委成员的郑雪芬如数家珍。她介绍,村里按照区块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4名党员和两名妇联执委组成负责小组,每天由各组负责分管的区块垃圾分类情况。
村民张菊芬是村里的一名保洁员,每天和她的5个同事负责全村的保洁工作。“我们一般定时上门收取村民家中的垃圾,并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同时再把垃圾统一运输到垃圾处理站去。”张菊芬说。
下园村还将垃圾分类、卫生保洁写入了村规民约,责任到户,同时采取村民月月评制度,每月评出“垃圾分类荣辱榜”,将“先进户”与“后进户”标识牌悬挂到户。
“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有这个意识,从老到少,都能做到从厨房开始垃圾分类。”村民童美芳说,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坦。
8月28日,下园村由村改为社区,站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