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吴晓谈书法之内外兼修
学术研究 2018-09-16 09:52:18   |   来源:中国村志网 【打印本页】

  穿越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但我们细细品味,在诸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农工、商、学、兵等领域,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在不断进步,并不时创造新的辉煌。唯有书法,我们一直在继承和弘扬,好像永远无法超越。这也是书法作为中国十大国粹之首的一个原因吧。近现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家与新秀,都在古人的影子下默默地学习、探索与研究,几乎无人轻言超越。

  究其原因,不是现代书写工具的更替,学习书法人大幅减少;也不是现代人不够勤奋,悟性不够。笔者认为,对于书法而言,所谓“技法易学,风骨难追”。就时下来说,书法写得漂亮的大有人在,但书者本身唯独缺少古人应有的狂放狷介、清高脱俗、贵而不媚的精神面貌、胸襟气度与时代风骨。王羲之所在的时代称之为“魏晋风流”,曹丕贵为魏王可以为悼念亡友而学驴叫,王羲之可以在贵客来访时坦胸露乳。正是由于精神上的高度超脱,才造就了丰神俊朗、飘逸灵动、行云流水、率意通透的艺术瑰宝。

(天下第一行书,唐模本王羲之兰亭序)

  孙过庭在所著书谱中有句话“达其性情,形同哀乐”,是指书者将书法与自己的性情生活融为一体,可以用书法表现生活的喜怒哀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列为天下第二行书,就是书者将对敌人憎恨,对亲人思念的浓厚情感倾注于笔端,才写下千古名篇。所以要成为青史留名的书法名家,不仅需要有拥有超然绝伦的书法技能,还必须兼有宽厚仁爱的道德风范,学富五车的文化底蕴,造福社会的功绩伟业。诚如是,笔者想从书法内外修行的两个维度,来阐述书法成功的一些客观因素,与广大书法爱好者共勉。

  书法内修是多层面的,是品质、情操与气节交织的精神风貌。

  汉代杨雄言“书乃心画”。的确,每一幅书法作品是作者技法的妙用,才华的发挥,智慧的奔涌,是书家才艺的美妙展示。欣赏书法从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净化、境界的提升。

  但是,书者不能因为技法的提高,作品的精妙而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时下这类书法人为数不少,他们热衷于包装自己,热衷于加入各类书协,热衷于参加各类书展比赛,热衷于把自己作品润格定价。俨然一副大家的做派,对同道或长辈的作品横加批判,甚至对古人的作品都不屑一顾。更有不少书者,不临帖,不交流,不拜师,以丑为美,以邪门为独创,甚至用脚写字,以头代笔,简直是对中华民族国粹莫大的亵渎。

  其实,学书法也是做学问,甚至比做学问更为不易。书法的内修比外修更为艰难,有的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养成;有的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与磨砺;有的则需要用坚定的信念和生命来捍卫。

  一是热爱并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书法艺术以汉字为主体,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的来源离不开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如果不热爱中国历史,不注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临帖不认真读懂字帖本身的内容、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书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书写时的心态等,那么仅仅会临帖写字的书法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书法人。我国历史上知名的书法家,几乎都是社会贤达,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书法最上乘、最难得的是书卷气息,但是书卷气必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才能拥有的。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书法来说,不仅仅是增加知识那么简单,更可贵的是汲取文化营养,让您的作品更具文化内涵而充满精神气质。

(吴晓临钟繇宣示表)

  二是要注重生活的细节,特别是与书法相关的一些小节。

  人的言行举止客观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时下有不少所谓的书法家,写完字,毛笔乱扔,纸张揉作一团随意丢弃,砚台内的墨汁白白倒掉。对于一个热爱书法的人来说,笔墨纸砚就如同战士的枪械一样要爱惜,珍惜,保护。惜墨如金,爱笔如命才是一个书法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书法家的案桌应该保持整洁,笔墨纸砚合理归位,相得益彰。另外,不论是参加笔会,还是在自己书房写作品,对不小心沾在手上、脸上的磨痕应该及时清理干净,然后再去会客,再去与求字者合影。有很多书法家在写“心经、金刚经”之前总是会沐浴、净手、甚至焚香,这是对佛的尊敬。书法既然是我们挚爱的职业,那么我们也应该对之尊敬。书法应该是文雅的活动,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与心声的工作,不是街头卖艺,所以书法人更应该注重自己的文化形象。同时,这也是在维护中国文人的高大形象。

  三是注重道德、情操、品格与气节的养成与捍卫。

  在历史上,中国文人称之为士大夫,这是社会各阶层对文化人的尊称与敬仰。因此学习书法,就注定打上了文化的标签,书法人就应该注重文化人应有的道德素养和情操境界,也应该具备文化人应有的高尚品格,更应该捍卫文化应有的民族气节与精神。

  有句古语叫做“字如其人”,宋代朱长文称颜真卿的书法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指出其书品和人品的一致性,颜公一生也秉性正直,从不攀附权贵,曲意媚上。唐德宗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颜公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凌然拒贼,终被缢杀。他的忠烈更提高了他在历史上的书法地位。柳公权在唐穆宗年间,不满皇帝荒废朝政。一日,皇帝问他如何用笔,他正色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就是广为后世传颂的笔谏。

  其实广大人民对于艺术家有一个“德艺双馨”的词语来尊称,指的就是艺术家要修德在先,技能在后。宋代四大家“苏米蔡黄”其中的蔡,虽然指的是蔡京,但历史记载却是蔡襄。还有汪精卫等反面人物的书法也很老道,但历史和人民不予认可,也是这个道理。

  书法的外修犹如铁棒磨针,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欲速则不达 。

  书法的外修就是书法家技能的修炼。书法行内有句话叫做“人书俱老”,是指有成就的书法家,年龄越大,书风越老辣。从一个方面说明,书法的功力与年龄成正比的。也从客观印证了书法没有速成班,任何脱离刻苦临帖与潜心学习的书法之道均是不可取的。

  外修一:书法路子必须要走正。

  书法外修就是书法本身而言,就是如何把字写好。其实书法不必在乎贴派与碑派之争,因为都同属书法的范畴;更不必纠结到底是笔法重要还是结体重要,因为都重要,而且这些都是书法最基础又必须掌握的东西。对于初学书法者来说,书法之路一定要走正,尤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选择启蒙老师,应该选择楷书(正书)功底扎实,对传统文化、书法理论和毛笔技法具有建树的老师。这样就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二是除了笔法和结体,书法还有章法和墨法,所以,书法不仅要能驾驭毛笔的能力,还要能驾驭字形的能力,而且还具备驾驭墨法和章法的综合能力。

  外修二:书法贵在持之以恒。

  练习书法最忌好高骛远,最忌一日曝十日寒。书法最重要的境界是修心,要能静下心来,安住心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不为繁华世界纷扰。真正的书法人都是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的人,青灯黄卷,独相厮守,潜心临习,循序渐进,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热爱书法的人,选择了就是一辈子的事,通过练习书法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读书养志。书法墨香也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一种优雅的情趣艺术。一笔一划,与自己心灵对话,与古人肝胆相照。穿越时空,拉长岁月,陶醉人生,岂不美哉。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蜀素帖,不胜枚举,每一个经典的时空画面都是在平时的安静修为中绽放的艺术绚丽之花。

(吴晓临道教经典灵飞经局部)

  外修三:书法贵在独树一帜。

  书法的意义在于美,但这种美是广义的,既有楷书的俊秀工整之美,又有行书的飘逸练达之美,还有隶篆的古朴金石之美,更有草书的狂放气势之美,不一而拘。因此书法外在技能的修为也是广义的,书者既可以择一种字体慢慢研习,直至精妙;亦可以兼而习之,广为猎取,成为多面手。孙过庭书谱曰,“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式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便是指书法最难能可贵的是可以博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如黄庭坚、赵佶、米芾、毛泽东、启功等大家一样,开创一代书风而万古流芳。

  当然,书法最高境界是理、法、情、韵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基本上有数年以上经历的书法专业人士都能感悟到,书法一是永无止境,只要不断学习钻研,总能有所收获,二是书法如同登山,入之越深,进之越难,而所见越奇。

(北宋米芾书法欣赏)

  外修四:要在书法理论上有所建树。

  书法理论是书法人对在创作中对书法的思想感悟与深刻体会。相对而言,前人在书法理论这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不仅仅是孙过庭,包括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等前辈都在书法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创作了丰富的书法理论知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书法理论,值得我们认真研习体会,并总结提高。

  当然,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受不同朝代、不同政治、不同文化的影响,所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所以学习书法理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营养汲取,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艺术鉴赏力,提高学习书法的效率和技法水平。同时,通过书法理论的学习、探讨与研究,让我们对书法各个层面的理解更加全面,对书法的认知也更有深度,更加客观。温故而知新,学习古人书法理论,然后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亲身体会,认真总结并形成新的书法理论,对书法境界的提升,以及书法本身所包含的精神气象都会有很大改观。

  总而言之,书法的内外兼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真正书法人最应该夯实、掌握、提高与循序渐进的素养。学习书法必须按照书法理论体系,系统地去学去练,要多与同行高手之间多交流,多领会,多感悟,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与思想境界。另外,学习书法不仅要打好扎实的点画基本功,要懂得结字造型,懂得谋篇布局,懂得达情表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加强自身修为,要以德为本,注重综合文化知识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越来越成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法家。

  吴晓简介

  吴晓,原名吴沼勇,中共党员,资深编辑,书法工作者,书法评论人。曾担任共青团中央主管《21世纪》杂志编辑部主任,主编;现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大美域》总编辑。兼任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清雨书画院艺术总监。吴晓从事文字工作近30年,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与文人情怀。近年来,书法作品在日复一年,年复一年的临帖与交流中博采众长,日渐成熟。其书法以行楷见长,形成了结构严谨、沉稳方正、端庄优雅、大气遒美,颇具庙堂气象之鲜明格调。字体洒脱、丰神俊朗、圆润饱满,灵动潇洒,豪迈奔放。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喜爱,作品被许多国际友人、高层领导与收藏家珍藏。

(责任编辑:田建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